12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公示了三份行政处罚信息,揭示了三家机构及其相关负责人因违规行为而遭受的严厉处罚,总计罚没金额超过7000万元大关。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央行对金融市场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再次敲响了合规经营的警钟。
具体而言,此次被处罚的三家机构分别是:上海东亚期货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东亚期货”)、天津信唐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天津信唐”)以及湖南溆浦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溆浦农商行”)。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采取了“双罚”机制,即在处罚机构的同时,也对其中的13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个人处罚,个人罚款金额总计达到了253万元。
首先,我们来看看东亚期货的情况。该机构因违反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以及未按照法定要求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而受到了央行的严厉警告。不仅被没收违法所得857.251903万元,还被处以高达3606.755709万元的罚款。与此同时,东亚期货的多位高管也未能幸免。时任资产管理部负责人的吴某敏、固收业务部主要负责人的金某凡、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唐某、首席风险官兼合规部经理的董某菁以及资产管理部经理的曹某等五人,分别被罚款52.5万元、20万元、10万元、10万元和2.5万元。这一系列处罚无疑是对东亚期货及其高管的一次深刻教训。
接下来是溆浦农商行。这家机构同样因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和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而受到了警告,并被处以1310万元的罚款。此外,时任溆浦农商行董事长向某建、行长刘某、计划财务部员工熊某、计划财务部经理张某宇、内控合规部经理谌某林以及运营科技管理部经理刘某等六人,也分别收到了央行开出的罚单,罚款金额从3.5万元到32万元不等。这些处罚无疑是对溆浦农商行及其高管在合规经营方面的严重警告。
再来看天津信唐的情况。该机构同样因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和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而受到了警告,并被没收违法所得3.972734万元,同时被罚款1103万元。时任天津信唐董事兼副总经理的姜某和副总经理吴某平也分别被罚款50万元和5万元。这一处罚结果再次强调了央行对金融市场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实际上,业内对于央行此次处罚并不感到意外。早在12月18日上午,央行就曾约谈了一批在债市行情中表现激进的金融机构,并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密切关注自身利率风险等风险状况,提高投研能力,加强投资稳健性;同时依法合规开展投资交易。央行已经严厉查处了一批涉嫌出借账户、扰乱市场价格、利益输送以及内控缺失等违规行为的机构,并正在全面摸排违规行为线索。可以预见的是,后续央行将保持常态化的执法检查力度,对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
近两年来,债券市场总体处于牛市行情之中,金融机构固收投资业务普遍获利丰厚。然而,这也导致部分从业人员在所在机构内控较薄弱的情况下,冒险开展违规交易。据市场消息透露,上述三家涉案机构均存在内控机制、公司治理缺失或失效的问题,并涉嫌出借债券账户等方式开展利益输送、为他人规避监管和内控规定等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规定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我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趋势明显,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至2%以下。为了调节市场对债券的供求关系并避免中长期国债利率过度偏离合理水平,央行采取了借入债券、卖出债券等手段进行干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情绪并维护了市场秩序。
12月27日,央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下文简称《报告》)。该报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提出了多项建议。《报告》指出要持续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完善债券市场法制体系以夯实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法治基础;落地做市商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联动机制以完善债券承销、估值、做市等业务管理并提升债券市场定价功能和市场稳健性;推动柜台债券业务扩容以提高个人、企业以及中小金融机构通过柜台渠道投资政府债券的便利性和效率;同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并继续贯彻“零容忍”理念以加大对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