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刷之家信刷之家

央行再出手!两家持牌支付公司因违规被罚,支付行业监管持续加码

2024年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分行和北京分行分别公布了两则行政处罚信息,两家持牌支付公司因违规行为被处罚。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市场对支付行业合规性的关注,也凸显了央行对支付机构监管的持续加码。

 一通支付:未报告网络安全事件被警告

640 (48).png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分行公布的处罚信息,山东一通支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发生危害网络安全事件未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报告”被央行警告。这一处罚揭示了支付机构在网络安全事件处理中的漏洞。

 事件背景

山东一通支付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1亿元,原名山东网上有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更名为现名。公司于2012年获得互联网支付许可证,目前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

 违规分析

网络安全是支付行业的生命线,一旦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支付机构有义务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一通支付未履行报告义务,不仅暴露了其内部管理问题,也可能对用户资金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行业启示

支付机构应加强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测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报告机制,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

 开联通支付:三项违规被罚超百万

640 (49).png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公布了对开联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的处罚信息。开联通支付因三项违规行为被罚款118.85万元,时任总经理徐某祺也被罚款10.83万元。

 违规行为

1. 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支付机构有义务核实客户身份,避免为非法交易提供便利。

2.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客户身份识别是反洗钱的重要环节,开联通支付的疏漏可能为洗钱等违法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3. 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是防范金融犯罪的重要手段,未按规定报送可能导致风险积累。

 公司背景

开联通支付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首批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27家机构之一。2021年,公司完成支付牌照的第二次续展,有效期延至2026年5月。目前,其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储值账户运营Ⅱ类”。

 行业启示

开联通支付的违规行为反映了部分支付机构在反洗钱和客户身份识别方面的不足。支付机构应加强内部合规管理,严格落实监管要求,避免因违规行为受到处罚。

 支付行业监管趋势:合规成为核心竞争力

此次两家支付公司被罚,再次凸显了央行对支付行业监管的严格态度。近年来,央行不断加大对支付机构的监管力度,重点打击违规行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监管重点

1. 网络安全:支付机构需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及时报告安全事件,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2. 反洗钱与客户身份识别:支付机构应严格落实反洗钱要求,确保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大额与可疑交易报告:支付机构需建立完善的交易监测机制,及时报送大额和可疑交易,防范金融犯罪。

 行业建议

1. 加强合规意识:支付机构应将合规作为核心竞争力,建立完善的内部合规管理体系。

2. 提升技术能力: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交易监测和风险防控能力。

3. 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开展合规培训,提高员工对监管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总结

此次两家支付公司被罚事件,不仅是对涉事机构的警示,也为整个支付行业敲响了警钟。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支付机构唯有加强合规管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未来,合规将成为支付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信刷之家 » 央行再出手!两家持牌支付公司因违规被罚,支付行业监管持续加码
分享到: 更多 (0)

为解决用户支付而生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