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刷之家信刷之家

中国公民第二张“身份证”—正在征求你的意见

近日,公安部携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精心筹备并发布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后简称《办法》),该草案于7月26日正式亮相,诚邀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办法》的核心宗旨在于捍卫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同时加速网络可信身份体系的建设步伐。它旨在通过一系列服务,如网号与网证的申请、身份信息的验证等,来强化网络空间的信任与安全。

微信图片_20240804085800.png

“网号”与“网证”作为网络世界中的新型身份标识,将在互联网服务及各类管理部门与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以非直接暴露个人敏感信息的方式,实现了自然人真实身份的登记与核验。

微信图片_20240804085827.png

当前,一款名为“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的应用程序已广泛登陆各大应用商店,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网号与网证申领渠道。

微信图片_20240804085846.png

具体而言,“网号”是每位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的独特身份代码,由一系列字母与数字组合而成,不直接透露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而“网证”则是这份网络身份的有力证明,它安全地承载着用户的网号及经过加密处理的身份信息。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在网络世界中的每一次遨游,都将伴随着一个专属且独一无二的“网号”,它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一般,成为我们网络身份的象征。

通过这款App,用户可以轻松完成网号与网证的申领流程。只需按照提示,依次完成身份证验证、人脸识别、手机号绑定及网络身份口令设置等步骤,即可获得属于自己的网络身份标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年满十四周岁但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这一过程应在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指导下进行;而对于未满十四周岁的儿童,则需由监护人代为申领。

那么,这款App究竟能为我们带来哪些便利呢?想象一下,在注册新应用时,我们是否常常需要填写繁琐的个人信息,甚至上传身份证照片或进行人脸识别?这些操作不仅耗时耗力,更可能带来信息泄露的风险。而有了“网号”与“网证”,这些烦恼将迎刃而解。它们能够为我们提供高效、安全的身份认证服务,让我们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无需再为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而担忧。

更重要的是,“网证”的推广使用还将有助于规范互联网平台的实名认证行为,防止其以“实名制”为由过度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这样一来,我们的网络生活将更加安全、更加无忧。这些互联网平台无法触及我们的私人信息,从而显著降低了信息外泄的隐患。此系统的一大亮点在于,当某个应用请求身份验证时,公共服务平台仅传递验证结果,而非您的详细资料给该应用。除非在特定情况下,并征得您的许可,平台才会向应用提供必要的明确信息,从而确保您的隐私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与维护。

回顾过往,诸多应用要求以姓名与身份证作为实名认证的依据,而今后,借助这一“网络身份证”,我们便能轻松完成认证流程,无需再暴露个人的身份证实名信息。当前,此系统正处于试验阶段,其应用范围虽限于参与试点的应用,但已广泛覆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多个重要场景,如政务服务、铁路购票(如中国铁路12306)、电商购物(淘宝)、社交媒体(微信、小红书)、物流服务(顺丰速运)、视频平台(B站、优酷、爱奇艺)、生活服务(美团、58同城)及通讯工具(QQ、美图)等共计81款应用。展望未来,相关部门将持续探索其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账号的实名注册与登录、对涉嫌欺诈的异常账户进行身份复审,以及在线办理政府事务时的身份验证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信刷之家 » 中国公民第二张“身份证”—正在征求你的意见
分享到: 更多 (0)

为解决用户支付而生

联系我们